English

礼制传统与明清京师文化

2006-12-07 17:06:00 来源:博览群书 李宝臣  我有话说

三、嘉礼――皇权的铺张与人生的庆典

《周礼》讲“天子以嘉礼亲万民”。皇帝通过嘉礼仪式表现皇权的绝对性和统治的严肃性、规范性与示意性。嘉礼内容丰富,就明代而言,诸如登极仪、大朝仪、常朝仪、诸王来朝仪、诸司朝觐仪、皇后受朝仪、朝贺东宫仪、上尊

号徽号仪、册封后妃仪等等,名目繁杂,难以一一道及。一言以蔽之,凡是皇帝与朝廷的活动,大都设定了仪式程序。

平民和皇帝都要结婚,从顶级的皇帝大婚仪起,往下有太子皇子婚仪、王公婚仪、公主婚仪,品官婚仪直至寻常百姓的婚礼。同时,在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男子成年的冠礼也备受重视,古代男子早的以15岁,晚的以20岁作为成年立世的标准,将发束于头顶加冠。社会等级不同,加冠仪式轻重繁简相去甚远。皇帝的冠礼称为加元服仪,凡是儿童皇帝长大成人都要举行,而成年以后登上皇位的皇帝则无需再举行这样的仪式。譬如明朝万历皇帝十岁登基,三年正月举行加元服仪式,时年十三岁,虽然在做太子时已经束发加冠,但在当日仍将束发解开梳成脑后垂发的双童髻,举行加冠礼。可见,皇太子与皇帝因身份特殊,关系到皇朝命运,所以加冠年龄不受15岁的限制。

清朝全盘继承了明代嘉礼文化遗产,在运作中有所增删。譬如,由于清朝人辫发,所以冠礼自然废除。再如,授受仪、垂帘仪本是出于特殊政治需要制订的礼仪程序,乾隆禅位于嘉庆皇帝,是旷世的盛典,结合大朝仪而创制授受仪不可避免。同治朝,皇帝年幼,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临朝,所以朝廷编制了垂帘仪。不过两项礼仪创制以后,没有另外的皇帝或太后再次使用,属于特例,不具普遍意义。另外,清代十二帝当中,只有康熙皇帝正式立过太子,然而太子命运不济,中经两次立废,最终还是被彻底废黜。雍正皇帝一改历朝沿用的明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传统,为本朝创下秘密立储制度。因此,所有关于东宫的礼仪规制,只有曾经是太子的允?使用过,随着他离开储位,也就被束之高阁了。

明清嘉礼内容庞杂,我们的说明不能也无须面面俱到,毕竟历史远去,人们没有足够的耐心与兴趣。在此,检其重要的如大朝仪、常朝仪、御门听政仪等,做些简要介绍。当代清装宫廷、官场剧的产量极高,也吊起观众对历史礼俗了解的胃口,曾遇到许多对清朝历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人,垂问某剧某个情景某处情节的真实性如何,是不是像编排的那样。说起来,类似的问题很难回答,也不好回答。影视剧再生的历史情景,是编剧导演的主观逻辑的外化,常常着眼于娱乐与票房价值,历史仅仅是躯壳或演绎的要素,不太可能赋予太多的历史意义与历史感。

实际上,对任何历史影视剧的故事情节都不好妄加评论。谁都知道,没有悬念没有情节冲突,没有两性情感纠葛,怎么让故事继续下去,怎么吸引观众?在这方面指正错误,往往费力不讨好,况且同样缺乏历史证据支持。譬如皇帝或官员与女人的情感纠葛等故事情节即是如此。假如非要在这方面投入精力证明皇帝与嫔妃,官员与婢妾之间追逐嬉闹,打情骂俏之类的情节为杜撰,常常是事倍功半难以服人的。中国虽然长于历史记录,资料浩如烟海,却不能细致到如此地步,把个人的生活过程全部描述记录在案。皇帝可以说是为朝野关注的第一人,像《起居注》之类的史料,也只是记录结果而不是过程细节。任何时代,个人的生活天地总是隐秘的,在小天地之中,相关人的行动坐卧如何,非他人所能道及。

我们不必纠缠影视剧的故事情节如何,却有必要敦促历史剧增强历史感,既然穿上古装,就要在服装、话语、礼仪交往和公开正式场合等方面遵循古人的习惯。不要在创作中过于随意,无视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礼仪文化。

以明清两朝而论,越有地位的人越有规矩,反之,越没地位的人可能越没规矩。当然,拥有权力地位的人,虽不可能全部都忠实于礼制道德的要求,但不管其中有些人内心如何阴暗卑鄙,私下生活怎样糜烂,起码在公开场合中,大都是道貌岸然中规中矩的。

皇帝的登极仪

皇帝的登极仪式在任何朝代都列在各项嘉礼仪典之首。与大朝仪鼓乐齐鸣的喜庆场面相比,登极仪显得沉重肃穆。近些年,清装剧串演了一些皇帝登极仪式的过程,场面宏则宏矣,而与历史记录存在较大距离。譬如明清两位太祖,作为本朝的开创者,登极仪式都比较简朴,并未大操大办。明成祖取得靖难之役胜利后,攻入金陵,立即仓促即位,乃至历史上没有留下登极仪式的详细记录。

以继承人身份登极者,面临的情况比较特殊,先皇刚刚过世,继位的不管以什么身份继承皇位,首先要作为丧主,主持先皇的丧礼,这样也就在朝廷小范围内实现了继承关系的实质。中国人历来讲究孝道,皇帝在这方面更要为全体臣民做出表率。历史上皇帝过世称为国丧,国丧期间全国百日之内禁止娱乐,然而,政治现实的紧迫需要,又不可一日无君,必须让继承人在治丧的同时登上皇位。如此就要寻求一种妥协的方法,这就是维持场面的恢弘浩大,而拒绝庆典欢乐气氛。近些年,表现晚清同治、光绪、宣统三位儿童皇帝登基仪式的影视作品,表现的场景大都是鼓乐齐鸣,喜庆热闹无比,完全忘记了先皇还未下葬,皇朝沉浸在悲痛的国丧期间的背景。

明朝一般在皇极门举行嗣皇登极仪式,而不是在皇极殿,譬如仁宗(成祖之子)以后,除了世宗是以藩王之子入承大统,登极仪式增加欢迎仪式以外,其他诸帝都是在选定登极日以后,先期由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的司设监在奉天门正中陈设御座,钦天监设定钟鼓鸣放时刻,尚宝司陈设宝案,教坊司安排“中和韶乐”?乐队纯属仪仗性质,只设而不真正演奏。当天早晨,派遣大臣祭告于天地坛、太庙,继位人着孝服祭告于先皇灵前。吉时降临,午门鸣钟鼓,继位人更换衮冕礼服,在皇帝仪仗队的簇拥下,来到皇极门正式登基。此前,朝廷文武官员已经从午门进入,在门前广场上按文东武西品级前后列队完毕。继位人由中门出来,在御座上落座。锦衣卫将军四人鸣鞭。百官上表,在鸿胪寺鸣赞官的带领下山呼万岁,万万岁。继位人登极仪式完成,然后诏告天下,从此历史翻开新的一章。新年号的使用一般都从第二年的元旦开始。从中也可以体会古人如何解决欢庆与悲痛之间冲突的方式,宁可将仪式减少,也要保证对先皇的尊重。

所有皇帝御临类似的正式的政治仪典,差不多都要“鸣鞭”。这与皇帝专用词汇“御”紧密相关。鞭是御的衍生物。众所周知,御的本意是驾驶,由此引申为治理统治。通常把皇朝运转比作一架行驶的马车,马车的前进方向与行车安全,全凭驾驶者――皇帝的正确指挥,而文武官员只充当拉车人的角色。日常生活中,谁都知道鞭子对于驾车者是必不可少的指挥棒,可见鸣鞭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其中隐喻着皇权对官员的轻蔑。

鸣赞官在大型礼典中是必不可缺的。在通讯传播技术低下的时代,空旷场所举行大型聚会,靠什么方法使全体出席者行动一致,这就需要智慧来解决。既然不能一次性发布统一口令,让人都听到,就通过传递接力方式完成,朝廷设置了专门机构――鸿胪寺负责此类事务。鸿是大的意思,胪是传的意思。

清朝嗣皇登极仪式改在太和殿举行,不过仍延续明朝的立意。相形之下,清朝嗣皇登极仪式远比明朝的隆重,起码太和殿与太和门相比,殿当然远胜于门,两处前面的广场面积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出席人数与仪仗陈列,清朝更为丰富。在此捃拾其要,举其大概,做一简单介绍。

根据《清会典图》和《会典事例》的描绘,可清楚地看出在举行仪式时,太和殿内外参与人员与仪仗的具体位置。殿内正中后部是宝座。宝座系木制的台子,四陛出即有台阶通路,俗称搭垛。其上正中后部设御座,前龙案,后龙椅再后屏?,前列镇器。御座前面正中设宝案,上置“皇帝之宝”,仪式开始之前,由大学士率领内阁学士自乾清门捧来;宝座东楹南设表案,放置预先拟订好的表文;北设诏案,放置预拟好的新皇即位诏书;西楹设笔墨案,由内阁中书将笔墨置于案上。殿外丹陛正中设黄案,殿前陈列卤簿仪仗。太和门前陈列步辇,午门外陈列大驾,驯象列于大驾之南。仗马由人牵立于丹墀中道左右;正中设黄盖云盘。

再看乐队情况。乐部在太和殿檐下东西陈列中和韶乐,太和门内陈设丹陛大乐,只起仪仗作用,而不真正演奏。午门外陈设导迎乐队以及龙亭、香亭,这是为了登极仪式结束后颁诏使用的。

太和殿内外官员与执事人员的站位和三大节朝仪一样。殿内人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多。宝座后面排列由内大臣率领的豹尾枪班侍卫二十人,东西翼立各十位。后扈大臣两位,在宝座两侧稍后的左右佥立。什么是佥立?就是斜着站,与宝座成45度角。所有的朝仪,除了皇帝身边的侍卫以外,其他人不能跟皇帝一样面向南方,凡是执事人员与出席的文武官员不是东西对立,就是面北或佥立。宝座的前面两侧,前引大臣十人,东西对立各五位。然后西三楹位置站立面东记注官四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当然不能不留下记录。事关皇帝言行起居的记录称为内外起居注,朝廷专门配备了记注官负责记录。整个登基仪式过程,四位记注官一直站在这里,将眼见的与感受到的情况记录在案。

登基的前一天清晨派遣大臣分往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祭告。当日五鼓(4时)嗣皇着孝服在先皇灵前行三跪九叩礼,祗告受命。

皇帝在殿内升座以后,仪式的高潮随即降临,殿前原来倒放的九龙曲柄伞升起,这是一种传递信号,代表皇帝已经在殿里坐稳了。殿外丹陛与丹墀等待的官员与所有的执事工作人员看不到殿内的情况,仪式何时开始就看这一标志。黄伞升起,随之鸣鞭三下,全体人员统一听鸣赞官的口令行三跪九叩礼。大学士恭视内阁学士将“皇帝之宝”玉玺印在即位诏书上,然后颁诏布告天下。不宣读,不作乐,程序演进过程肃穆庄重,丝毫没有愉快轻松的庆祝色彩。仪式结束,再次鸣鞭,新皇退朝,还宫立即换上孝服,仍就苫次。所谓苫次,系指新皇为先皇的守灵之所,在停灵的乾清宫东侧的板壁上,斜拉下一张幕布,形成殿内的棚子,地面铺设草荐即草垫子。

颁诏仪式在天安门举行。在城楼上宣读即位诏书时,臣民在金水桥南聆听,先用汉语,再用满语朗读完毕,将诏书放置金凤口中,从城楼上徐徐降下。

不言而喻,登极仪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才举行一次,而经常举行的是大朝仪。登极仪实际上是特殊的大朝仪,一个是政治权力传承中的悲痛与现实需要的和解,另一个则可以做到完全喜庆。

大朝仪

明清两朝,一年当中有三个重要节日:冬至、元旦、万寿。元旦就是今天农历的正月初一,冬至在圜丘祭天时候已作介绍,万寿是在位皇帝的生日。这三大节日,皇帝都要在太和殿受朝廷文武官员的朝贺。与登极仪式相比,大朝仪的场面和出席人员相差无几。其间的区别主要是营造的氛围不同,在登极仪上设而不作的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在大朝仪上一律奏起,同时大学士不用请宝,群臣上表的内容也不同。登基仪式结束,皇帝要更换孝服返回守灵之处,而大朝仪结束后,皇帝回到乾清宫还要受皇后率领嫔妃的朝贺。

清朝的大朝仪基本仿照明朝,然而,仔细比较,两朝又显有不同,明代大朝仪似乎比清代的复杂,因此有必要略加介绍。明朝皇帝每逢三大节,御殿受百官朝贺。当时殿内外的布置与出席人员的大致情况,根据《明会典》等书的记载,综合解说于下:

皇极殿内,中为宝座。座旁列镇器,座前悬挂着以黄绳系之的铜丝帘,帘下设毡,毡尽处设乐,殿两壁列大龙橱八座,相传内贮三代鼎彝。朝贺前一日,尚宝司在殿内宝座东南陈设宝案;鸿胪寺在殿东门外陈设表案两张;礼部主客司在丹墀中道左右陈设藩国进贡方物案八张;钦天监在文昭阁?文楼?设定时鼓。教坊司在殿内东西设中和韶乐,于皇极门内东西设丹陛大乐,乐队全部面向北。

典礼当日,锦衣卫在殿内东西陈设羽扇,在丹陛及丹墀东西陈列卤簿仪仗,在皇极门外中路东西面北陈设皇帝专用的交通工具车?与步辇;金吾卫在午门外与皇极门外东西陈设军队仪仗与排列甲胄武士;旗手卫在午门外陈设金鼓,在皇极门外布列旗帜;御马监牵仗马,锦衣卫引驯象在文昭、武成阁以南东西相对立。钦天监在丹陛东面设报时位。

午门、文昭阁时鼓初严,文武百官具服齐集午门外列队而立。时鼓再严,引班官引百官和进表人员及藩部属国使臣等顺序从左、右掖门进入,到丹墀广场上排班序立。丹墀中路左右木栅上,有礼部预先放置的百官侍朝班序牌,每一牌上大书品级。清朝改成范铜品级山。文武百官各按自己品级到相应的指示牌下序立侍班,违犯者惩罚。

钦天监鸣唱官司晨一人位于文昭阁下面西而立;锦衣卫将军六人位于殿内南部面北而立,将军四人于丹陛四隅东西对立,其余侍卫将军各分立于殿陛等处。

鸣鞭四人在丹墀中路左右面北站立;金吾等卫护卫官二十四人在丹陛之南,六人在丹陛之北,俱东西对立。陈设方物,鸿胪寺司宾署丞一人;等候撤下方物案的鸿胪寺序班十六人位于丹陛中路左右。外赞鸿胪寺鸣赞等官十二人位于丹陛及丹墀东西。纠仪御史十二人位于丹墀东西。殿前侍班锦衣卫千户六人,光禄寺署官四人,序班二人,传呼鸣鞭锦衣卫百户四人,俱于殿中门外东西对立,导表六科都给事中二人、序班二人位于表案左右。掌领侍卫官三人于殿内东西对立,锦衣卫正指挥一人位于铜丝帘右侧面东而立,百户二人于帘下左右对立。仪式即将开始,将帘卷起。卷帘将军即出殿门,文武百官肃立等候皇上升殿。

时鼓三严,午门钟声起,执事礼部堂上官与内鸣赞一人;陈设表案并负责举案的序班五人;典仪鸿胪寺司仪署丞一人;捧表礼部仪制司四人;展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二人;负责宣表、致词与传制等事项的鸿胪寺堂上官五人;捧宝尚宝司官二人;导驾六科给事中十人、殿内侍班翰林院官员四人、中书官四人、纠仪御史四人、序班二人,以及受命祭告坛庙归来的官员一起来到中极华(盖殿)外,迎接皇上穿戴衮冕到皇极殿升座,钟声停止,各官入殿序立。

皇上升殿坐定,正式典礼开始,乐止。鸣鞭报时,鸣赞唱“排班”,班齐。赞礼唱“鞠躬”,大乐奏起,百官四拜,兴即站起,乐止。典仪唱“进表”,奏乐再起,给事中二人走到表案前,导引序班举案进入殿门,放置殿中,奏乐停止。内赞唱“宣表目”,宣表目官跪读表文以后,俯伏于地,然后站起。序班举表案于殿东,外赞唱“跪”,众官皆跪。代致词官跪于丹陛致词:“具官臣某,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如果是冬至庆贺则云“律应黄钟,日当长至,恭惟皇帝陛下,应乾纳祜,奉天永昌。”致贺结束,众官在外赞官的唱导声中,俯伏,兴。乐作,四拜,兴。乐止。传制官跪奏传制,由殿东门出,至丹陛,面东而立,称“有制”,赞礼唱“跪。宣制”。元旦则云“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冬至则云“履长之庆,与卿等同之。”另外一个朝廷大节的万寿节,代致词官则云“具官某,钦遇皇帝陛下圣诞之辰,谨率文武官僚敬祝万岁寿。”而没有皇帝传制的程序。

礼典的高潮在传制之后。赞礼唱“俯伏”。“兴”。乐止。赞?笏,鞠躬三,舞蹈。群臣依口令行礼如仪。赞跪,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高呼“万岁”,唱山呼,百官齐呼:“万岁”,唱再山呼,百官齐呼“万万岁”。凡在高呼“万岁”时,在场的乐工军校必须齐声呼应。赞出笏,俯伏,兴,乐作。赞四拜,兴,乐止。仪礼司奏礼毕,中和韶乐作,再次鸣鞭。皇上起驾,尚宝官捧宝,导驾官前导,至华盖殿,乐止。仪式结束。百官随后散去。

皇极殿举行的大朝仪是皇朝的大事,精心策划准备的繁文缛节的礼仪程式,声势浩大整齐肃穆,文武官员在不停的跪拜山呼中,真正地烘托出君权神授,君权绝对的氛围。其实,他们并看不见端坐在殿内宝座上的皇帝,皇帝的权力和能量就像把他包起来的宫殿那样高大雄伟,那样幽邃深远,那样坚固凝重。皇权统治模式也铸定了政治性建筑的模式。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中,宫廷建筑一直占有特殊意义,构成了北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重要特征。皇极殿对于宫廷、都城和皇朝都是惟一的。

清朝的大朝仪与登极仪基本一致,只是乐队不再是摆设,而要演奏。与明朝相比,其间的场景布置与人员站位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最大的变化在于清朝人似乎没有继承山呼万岁的习惯。

清装剧山呼万岁的泛滥

现在影视剧表现的皇帝召见大臣的镜头比较多,不是官员在御座前左右对立,就是群臣面对皇上站成几排,议事之前,群臣倒地叩头,同时称颂“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个别召见问话,同样如此,也是一进门便跪拜称颂。这与历史实际情形相差甚远。其实,万岁一词,秦以前,众所喜庆于各国君主时,皆齐呼万岁,取其祝颂成功欢乐万代常存之意,而非生命意义。汉武帝以后变成皇帝的专称,更是突现皇权绝对的必要性与祈祷伸张本朝统治的永恒。谁都知道,称颂的人与被颂扬的人都知道,谁也没见过万岁之人。维特根斯坦说过,如果不是把永恒理解为无限的时间的绵续,而是理解为无时间性,那么生活在现在之中者就是在永恒地生活着。时间性是伴随人类的,虽然个人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们往往愿意用有限的时间追求个人生命与事业的永远。如果把这种盛大礼典追求山呼海啸效果的集体行动,放到君臣会见议事决策与皇帝日常生活中,多少显得滑稽,甚至是有些戏弄调侃的味道。所以,称颂万岁表现的是一种政治期望和皇权的永远,决不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话语模式。明朝只在登基与大朝仪上,文武百官在鸣赞官的口令下山呼万岁,而且前面也没有“吾皇”的敬语。“吾皇”与民间的流行的“当今皇上万万岁”的万岁牌,如出一辙,其意义似乎只是表达对皇权的尊重与畏惧,这种木牌永远可以使用下去,只要帝制存在,谁不是在当今皇上的统治下生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影视剧中广泛使用,可能是受传统戏曲的影响。传统戏曲剧目经常出现类似的台词。大家知道,元曲、明昆曲词章典雅,多为文官才子之作,然而,曲高和寡,只能成为文官士子的赏心乐事,很难为一般人接受。相反在俚曲小调的基础上发展的地方戏曲,唱词通俗易懂,则倍受民众喜爱,不过民间流行的戏曲,一直缺乏高层创作人员的参与。因此,在事关朝廷的礼仪情节的处理上,往往是道听途说或根据传闻自行想象。在帝制时代,除了皇帝的家庭和周围的仆役,有机会见到皇上的人是极为罕见的,朝廷三品以上官员始能递牌求见,四品官员可以被引见,以下的五至九品官员,如果没有升迁,除非特殊机遇,即使做一辈子官也不能近距离的一睹天颜风采。文官集团中能够经常面见皇上的只有参与朝廷决策的几位高官而已。像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大臣。

四品以下官员虽然不能与皇上面对面的会见,却都要出席登基仪、大朝仪。在这类盛大的庆典中,明朝全体官员与所有执事服务人员以及教坊司提供的演奏乐队,虽然看不到皇极殿内端坐的皇上,却都要跟随指挥口令,在仪式即将结束时山呼万岁。因此,在传媒技术贫乏年代,这种朝野关注,声势浩大,出席人员众多,而且一年当中至少举行三次的仪式,可能最具有向外扩散的能量,变成口述描绘的谈资,在社会上展转相传,造成人们对见皇上必喊万岁的深刻印象。推测臆断,戏曲中的台词可能就源于此。

其实,就是在大朝仪上要求群臣山呼万岁的明朝,平日君臣相见办公议事,也自有另外一番规矩,常朝仪、御门听政以下到个别召见,官员都不喊万岁。绝对不是进得门来,倒头便拜,同时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明太祖要求官员朝见皇帝时行五拜礼,小范围列班如在常朝、早朝、午朝仪上,称颂“圣躬万福”。

三大节虽然是喜庆盛典,当与吉礼发生冲突时,皇上往往毅然免去朝贺或仿嗣皇登极礼,撤乐举行。譬如乾隆元年至三年,停止元旦与万寿朝贺。过去,父亲过世,作为孝子要守孝三年,三年之中应拒绝一切欢乐,所以乾隆皇帝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出自伸张孝道,弘扬儒学伦理观念,为皇朝树立榜样的情感与政治需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